2004年8月,公司派我和其他一些技術工人到無錫學習。學習期間在參觀無錫愛邦生產的電子加速器時,我注意到了在很多走馬觀花的人中間,有一個人拿著小本子不停地和技術工人交流,不停地用筆記錄。他就是張興華。
學習結束回來,從韓國引進的設備已經運送到公司。安裝完成后,調試到第二天時,設備出現了故障。外國人剛要準備拆,張興華過來要求由他動手,讓外國人在一旁指導。在老外的指導下,設備的零件一個一個地被拆下,發現壞了的就更換,一直到換完為止,再由他把設備安裝上。
我問他為什么不讓老外去做——我們買設備本來就應該由他們負責安裝的!他回答說:“以后設備總會有故障的,如果現在不試著拆卸安裝,有一天一旦發生故障,你會發現你根本不知從哪里下手。這是一個高技術含量的設備,外國人第一次安裝時,我們對這個設備不了解,只能看著他們裝。但看了以后不去動手很快就會忘記,正好調試時出現故障,乘這個機會實習一下,了解設備的內部結構,以后對這個設備維修就不會難了”。
就在設備快要調試完的時候,輔助冷卻設備的水管突然爆裂,當時是凌晨一點,值班的人趕緊把張興華找過來。他馬上趕到塑纜制造部,從一臺報廢的設備上取下一個水管,用不到半個小時就把水管接好了,老外看到這么快就修好了,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,來了一句“very good”。
在一年質保期內設備出現幾次故障,都是由他動手,韓國方面僅派來一個維修工人進行指導,他由此也從一個普通鉗工成長為能夠駕馭高技術含量設備的專家。這樣,即便過了質保期后,我們自己也有能力修理這臺設備了,不僅省去了請老外來維修的大量花銷,自己也成長起來了。
【感悟】學習不僅僅是課堂上的事情,也不僅僅是培訓和考試,學習要有自主意識,時刻留心,做個有心人,多思考、多觀察、多問詢、多記錄、多動手。要強調知識能為我所用,只要你有心,隨處均是課堂,隨處都可以學習。
Copyright ? 寶勝(山東)電纜有限公司【官網】 版權所有 備案號:魯ICP備19053992號-1
管理員
該內容暫無評論